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和信用卡消费的增加,溢缴款风险成为了银行和持卡人面临的重要问题。近期,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“基于信用卡信息大数据分析的溢缴款风险监控方法及装置”的专利,这一创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。
根据专利摘要显示,该方法利用大数据技术,通过分析信用卡账户交易数据和建立的信用卡溢缴款风险监控模型,能够准确监测待监控用户的信用卡溢缴款风险。该监控模型通过对溢缴款风险场景的分析,提取可疑特征,并将其转化为可量化的风险指标,从而实现对溢缴款风险的精确监控。一旦判断出待监控用户存在信用卡溢缴款风险,系统将及时发出异常预警,提醒银行采取相应的措施。
此外,不仅中国建设银行,近年来多家银行也表示要加强对溢缴款的监管。溢缴款是指持卡人在还款时多缴纳的金额,而这一金额超出了信用额度的部分。过去,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信用卡进行洗钱行为,利用溢缴款进行资金流转。一些犯罪团伙通过租赁、购买、诱骗等手段获取他人信用卡,将其作为储蓄卡使用,以此进行洗钱交易。这种行为不仅对持卡人造成经济损失,还对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运营和信用卡持有人的资金安全构成威胁。
为了防范信用卡溢缴款的洗钱风险,银行将加强对信用卡溢缴款的管理。多家银行已经发布公告,限制溢缴款的金额,并加强对信用卡被用于电信诈骗案和资金流转等洗钱交易的防控。这种管理措施不仅有助于减少洗钱风险,还能提高信用卡业务的安全性和效率。
对于银行而言,过多的溢缴款不仅会降低信用卡的刺激消费属性,还会增加管理成本。因此,整顿溢缴款主要出于两个原因。首先,随着储蓄卡监管力度的加强,不法分子将溢缴款作为逃避监控、进行犯罪的“盲区”。其次,溢缴款长期未被消耗会产生呆账,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清理睡眠卡的进程造成影响。